2月18日,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会上表示,最高检始终格外的重视趋利性执法司法等涉企明显问题的监督治理。一是热情参加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聚焦违法立案、插手经济纠纷、跨区域抓捕、违法“查扣冻”等企业反映强烈的明显问题;二是突出涉企重点问题监督。严惩涉企内部腐败犯罪,凝聚工作合力。深化涉企刑事“挂案”清理;三是建立完整工作机制。积极依靠党委领导、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同其他政法机关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各级发改委、工商联等部门作用。(来源:澎湃新闻)
军事设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履行使命的依托,是国家战略能力和军事行动的重要支撑。司法机关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工作大局,依法妥善处理包括军事设施保护在内的各类涉军纠纷,为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最高法院公布的这几个案例可发挥典型案例的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2月18日,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诉网暴者侮辱、诽谤案在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开庭。据报道,一中年女性自2020年4月起,持续发布侮辱诽谤“大衣哥”及其家人,发布视频290条左右,其中约29条播放量超过5000次,播放量最高的一条达21万。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对本案将择期宣判。(来源:九派新闻)
据报道,文某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致腿部受伤,医疗费用达19000余元。为骗取国家医保基金,治疗期间隐瞒交通事故的事实,成功骗取医保基金12800余元。后文某想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退赔违法来得到的12800余元,并投案自首。浠水县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处其拘役六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来源:中国法院网)
【陶加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推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路径优化】
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国家保护主义的有效司法路径。当前,我国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相对原则且分散,使制度整体面临理念、规范与实践的多维治理困境,难以回应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公益保护的治理需求。推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路径优化,确有必要建构以多元协同理念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多维治理目的和多类治理机制的协同共治。以“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为契机,强化个人隐私信息公益保护的规范供给,既要建构内部框架秩序,弥补诉权主体正当、公私益判断标准、程序处理机制、诉讼责任承担等方面的疏漏,又要搭建外部治理机制,引入积极能动的检察理念和诉源治理机制,完善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使用机制。(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路径优化:以多元协同理念为核心》)
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将检察公益诉讼写入了法条,赋予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法定职责。自立法以来,检察机关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公益保护,推进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权能的发展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实施,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治进步的生动体现。
张学军,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具有新闻、法律双重涵养,长期在国内顶级传统媒体如新京报、顶级新媒体如新浪网、字节跳动等从业,擅长将法律与传媒相结合,调动一切资源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做一审案件的专业研究,主攻刑事,兼顾民商、行政案件。
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2012年4月9日经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核准成立。12年以来,陆续承办了大量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国咨所以现代管理体制及先进的法律文化渊源,汇集了大批优秀、精干的法律专业人才,其中既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型律师,又有业界深具实战经验的资深律师。国咨所还聘请了一大批全国著名的法学专家、医学专家等作为学术顾问,指导律师办理各类疑难法律业务。多名合伙人和律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职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对案件办理方向的把握及案件的过程和结果的研判具有突出的能力。